市場細分食百億凈水器市場眾多凈水器廠家獲利發表時間:2016-03-12 17:06 蘭州水污染事件依然讓人記憶猶新。不斷曝光的飲水安全與質量問題,刺激著公眾的神經,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家用井泉凈水器的關注度再次提升。 面對巨大的消費需求,以及整體普及率不足5%的發展空間,井泉凈水器市場被認為是又一塊掘金圣地,吸引著眾多企業紛紛進入。 這些企業中不乏多年始終從事凈水的企業,還有做傳統家電的,做熱水器的,做電動車的,做快消的企業跨界加入,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家庭小作坊也趁勢而為。因缺乏強制性的國家統一標準,井泉凈水器市場品牌雜多,魚目混珠,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 60%地下水污染嚴重 今年4月以來,蘭州水污染事件、武漢水污染事件、靖江水污染事件以及富春江水污染事件等事件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井泉凈水器的關注。 井泉凈水器也叫凈水機、過濾器,功能主要是過濾水中的漂浮物,去除重金屬、細菌、病毒等,改善飲用水口感,適合用在自來水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 若按照類型來分,井泉凈水器又可細分為凈水機和純水機。簡單地講,兩者的區別就是,前者保留一定礦物質,而后者則完全凈化軟化水。 在地表水資源不足、且部分污染嚴重的情況下,地下水曾被認為是清潔穩定水源。 然而,最近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477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接近六成監測結果為“較差”和“極差”級。 中國地質調查局專家2013年在國際地下水論壇的發言中也表示,全國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嚴重。 “有了孩子以后,為了孩子的飲水健康,買了一個將近上萬的井泉凈水器。”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田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所住小區有孩子的家庭,要么買了井泉凈水器,要么喝桶裝水,要么就從旁邊小區自動售水機買水,很少有直接喝自來水的。 與空氣凈化器的興起類似,層出不窮的水污染事件也催熱了井泉凈水器市場的發展。飲水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消費者除了選擇瓶裝水、桶裝水外,水家電井泉凈水器已經成為不少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中怡康預計,2014年凈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36億元。 大廠商跨界搶食井泉凈水器市場 巨大的市場蛋糕引來了大量分食者。2011年的九陽、TCL,2012年的碧水源和奔騰,2013年海爾、格力、華帝、四季沐歌等等一系列的家電廠商,還有像聯合利華這樣的快消界的巨頭紛紛開始高調宣布布局凈水市場。希望通過借助外力來盡快實現井泉凈水器領域的擴張。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國內凈水器企業已發展到超過4500家,且數量每年仍以30%-40%的速度增長。品牌更是數不勝數,單淘寶網上出售的凈水器就有130多個品牌,1500多款產品。 在這眾多的凈水器企業中,真正的凈水器品牌企業為數并不多。這些凈水企業中以清山泉、井泉等老牌井泉凈水器企業為代表。絕大多數進入凈水領域此外,還有默默無聞,緊跟潮流的小型家庭作坊。 ■ 市場 國外品牌改進“迎合”中國水質 新京報記者走訪家電賣場時發現,賣場中銷售的井泉凈水器多數是國產產品。一位賣場銷售人員說,國外水質和國內水質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國外凈水器會“水土不服”。 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水源本身不錯,對家用凈水設備的主要需求點是口感,只要可以去除水垢、膠體等就可以了,因此一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就基本足夠。但這些進口井泉凈水器設計難以適應中國的水質,在中國使用一個月后,往往會被各種雜質、重金屬等物質給“堵死”。 未來六年市場增速達45% 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問題的日益關注,業內認為,凈水設備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中怡康預計,2014年凈水設備零售量將達到558萬臺,同比增長55%,市場規模將達到136億元,同比增幅預計達到70%。2014-2020年,凈水設備市場將保持4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到2020年我國的凈水設備的規模將突破1000萬臺,達到1280億元。 根據中怡康的測算,2013年,水家電整體零售額達到180億元,同比增速20.7%。而凈水設備的規模在95億,同比增速79.5%。從各個細分產品來看,2013年凈水產品全線飄紅。其中,凈水機產品的規模為42億元,零售額同比增長為33.3%。中怡康定義的凈水設備包括凈水機、純水機、直飲機、管線機。 據報道,在今年3月18日舉行的中國家電博覽會上,環境健康電器首次單獨成館,凈水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不少企業帶著新產品紛紛亮相。今年水家電的品種、數量以及展臺面積都達到了往年不可比擬的規模。 |